到巴黎旅遊有很多與法國文學相關的景點可以瀏覽,這篇文章寫於巴黎聖母院火燒後的幾天。
如果哪天法國人不再使用標準法語?法國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的失守
到巴黎還是拍了法蘭西學院,雨果曾是這裡的院士。他在這條路上看到貧窮女子被輕薄,警察卻無視她,聲望極高的雨果最終幫了她。而因為這個經歷讓他得到靈感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悲慘世界》。

法蘭西學院是制定法文文法、編輯法文字典,並且保護法國文化的地方,被選中的院士是終身職,也是每個時代最頂尖的文學家,如孟德斯鳩、伏爾泰、小仲馬⋯等法國文豪,目前還有華裔的程抱一,他們甚至能佩帶古代只有貴族才有的寶劍。
能當選院士絕對都有非常高的文學地位、受到一般民眾尊重。包括身為外國人的我每次經過此都會有敬畏心。
法國朋友們看到我從台灣帶去的繁體中文書,總會好奇的問我:這裡面的文字是台灣話還是中文。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所指的台灣話是指閩南話(方言)雖然可以文字化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閱讀得懂的,他們更不可能明白我們使用的文字traditional chinese是什麼?
之前和法國朋友解釋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間的差異及歷史。順帶補充說明:你能夠想像某天法國人不使用標準法文,而加拿大法語區或前法國殖民地的人卻還在使用嗎?
估計這種情況若發生在法國,對高傲的法國人而言是非常屈辱的。
朋友卻說:現在法國就在做這件事,為了學童學習的方便改變文法,所以我們很討厭「學院」,他們說e可以取代ê、rendez-vous可以寫成rendezvous!
我本身對語言學沒研究,但法文跟英文明顯差異許多字是差在ê,也就是法文保留拉丁文字,如果都寫成e會變成搞不清楚該單字是英文還是法文了。這麼做完全沒保護法國文化,而是在傷害她。
聊完之後,法國朋友對台灣的好感度快速增加,連重視文化的法國人都失守傳統了,我們應該對台灣人的堅持感到驕傲。

讓瑞士人盧梭產生愛國主義的傷兵院(L’hôtel des Invalides)



有看法國影集《凡爾賽宮》的人應該對巴黎的傷兵院(L’hôtel des Invalides)不陌生,法王路易十四展開極權統治,修建凡爾賽宮時造成了許多士兵的傷亡,士兵認為自己過去為國家打戰應享有榮耀,回到祖國卻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經過罷工、協調,最終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建造傷兵院,已接待退伍軍人,此地也包含法國第五大吸引訪客的歷史博物館——法蘭西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l’Armée),但至今這裡同時還有許多退伍及殘疾軍人居住在此。


就如同巴黎許多博物館一樣,參觀歷史的同時也還是有生活的部分。拿破崙與其親屬的陵墓也在此。
而盧梭曾在《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提到,「看到這些曾經為國家打戰的軍人,就能激發自己的愛國情操」,但請記得,在許多法國人眼裡盧梭根本不是法國人!相關文章
後來他發現以前親切的老人突然不理他了,他又被害妄想的覺得自己的八掛被傳開了。
(如果剛好看過盧梭的書就很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