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普通讀者,我怎麼看待這件事?
我知道寫這樣的文章不太符合「政治正確」,僅是以喜歡閱讀的人的角度來說一下我對於此事的看法,我的工作多少也有接觸到出版社和文字工作產業的人員,不是工作的主軸但有稍微有些瞭解。我會分以下幾點說我的想法
- 閱讀也是種娛樂
- 獨立書店的存在必要性。
- 我記憶中/印象裡的獨立書店是否符合其存在目的
- 1111並不是一個獨立事件
閱讀也是種娛樂
身為一個喜歡看書的人,買書的開銷在我各項支出中是最大的比例,但「閱讀」這件事情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娛樂,並沒有比較高尚而只是多種娛樂中的一種選擇。有不少人在看表演、音樂會、電影也會選擇早鳥票、團體票或評估刷哪張卡便宜,難道這些行為是錯誤的,或是其他藝文活動相較而言比較「低級」?
說說獨立書店的存在
大部分的獨立書店都在苦撐,有的靠著賣咖啡餐點想辦法平衡,我們並不期待任何一個開店做生意的業主應該要以犧牲奉獻、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角度來經營,即使是書店也不應該。以獨立書店來說,書的進價就比網路商城的折扣還高,當然無法參與削價競爭。
新竹科學園區的筆耕小書店店長提到「書本從來就不只是一般商品,書是承載著知識、文化、社會使命、公益或公義的載體」獨立書店依照各自的使命感辦講座、推廣文化,其目的不就是為了讓文化普及?
我曾經也有開書店的夢想,那時也想著「這是一個夢想,當然不會賺錢」。我想像(夢想)中的獨立書店或許有部分像18、19世紀巴黎的沙龍聚會⋯⋯他會聚集理念雷同的讀者,在選書上也會有獨特性。
我記憶中/印象裡台灣的獨立書店是否符合其存在目的
我個人的印象和逛過的少數(但都是有名氣)的獨立書店並不符合我想像。我知道現實的經營會有許多困難,但就僅是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是令人失望的。
我也曾經想支持某些獨立書店的理念,特別辦了會員卡,繳了會員費要來消費,才發現選書並不符合所想。金額折扣就不用說了,本來就只是為了支持。也就是消費者的感受是:不見得買得到想要的書,而且第二順位的書籍明顯比連鎖書店高。(不用和網路比較)
因此獨立書店就只能靠「體驗」來吸引客人。
但我有個小小的偏見是覺得在有陣子一間間的獨立書店開始出現,有很多人是以踩點的方式到各書店打卡,只是為了營造自己文青的身份,他們也會欣賞書店的氛圍,甚至參與其中的活動(付費參加),但那些人也不是在獨立書店買書的客群。
順帶一提,我曾經在一個中國的新媒體擔任過主編,那時做了一個頻道是在介紹台灣的文化產業,開了一個主題介紹台灣的獨立書店,當時跟著編輯採訪一些書店,我發現做得成功的店長大多在分享「生意經」,也就是的確不可能單靠著理想。
回到上面那一點,獨立書店的經營者確實是想推廣文化事業,所以這個存在是有點矛盾的,希望閱讀普及但又不能降價,而網路書店的定價降低,是否對於普及是個幫助?
或是說更多的書店經營者只是為了一圓自己的夢想?像我現在做手作甜點的生意只是一個夢想,我們自己知道不會賺錢,我們提供的商品比連鎖麵包店或工廠製作的貴上許多,只有少數人習慣或欣賞手作的甜點,成本也相對高,可是我們並不能責怪其他人不識貨或是大賣場的烘焙商品定價太低,打擊到手作。(雖然這的確是另一個議題可以爭論)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說的這個舉例很怪,怎麼能拿食物跟文化比較?但我前面已經說了我並不覺得閱讀比較高尚,買書和買甜點一樣是消費行為,也一樣不是所有人的必要選擇。
1111並不是一個獨立事件
我們大概都有聽說過寫一本書能賺的錢沒多少,出版事業也很難做,但理想上讓閱讀人口增加,書的市場擴大,是不是能解決根本問題?
雖然賣書的人會覺得「書」並不是一般的消費品,這種削價競爭的行為是在傷害文化產業,可是在資本社會中,人們早已習慣取得品質不如過往但價格低廉許多的商品,這已經是我們消費習慣的必然現象,又如何在買書時抽離出來?
我這幾天就在想這其實是個惡性及良性的循環,畢竟台灣的書籍定價本來就不低,閱讀比例也不高⋯⋯想了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況,但一看就是不可行,除非有好幾個非常厲害的作者,大部分的人都會買他們的書,這些作者堅持自己的書只能在獨立書店販售,逼迫著讀者一定只能到獨立書店購買!
大者恆大的定律是資本主義下產生的結果,這的確是市儈的說法。獨立書店以歇業一天的做法希望出版社能正視問題,可是對讀者而言,要選擇何種方式購買、要花多少金額購買應該是能夠自由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