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自己的舊文章,發現好幾年前寫了〈如果有追求快樂的可能〉是讀了卡繆的《快樂的死》後的隨筆,但這篇文章是我重新整理過的。
《快樂的死》 (La mort heureuse) 是卡繆(Albert Camus)二十四歲時寫的一部小說,他寫這本書的時候還在阿爾及利亞的報社工作。這是本有濃厚哲學思考的書,大家應該還記得卡繆說過一句名言:「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判斷生命值不值得活,就等於回答了哲學最基礎的問題。」(源自《薛西弗斯的神話》(The Myth of Sisyphus) )他在年輕時就思考如何有意義的死,也是很符合他一慣的思想。
書的中心思想即是說有意識地創造快樂需要時間和金錢,分成了兩部:《自然的死亡》和《有意識的死亡》,而這不是一本探討快樂的書。
雖然他是卡繆所寫的第一部小說,卻是在他離世後十年的1971年才於法國出版。
當時卡繆也還沒到巴黎生活,書中主角的職業和《異鄉人》的主角類似,故事的背景也都是先發生在他的故鄉阿爾及爾。不過,他原先並不想出版這本書,不確定為什麼死後他的家人會將其出版?根據卡繆兒子不讓他進入「先賢祠」的這件事看來,他們應該是尊重他生前的價值觀的。
如果真的可以追求快樂
卡繆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很肯定地說:「我確信人沒有錢不可能快樂。就是這樣。」
考量到卡繆的生長也是合理的,他小就不知道父親的背景,因為母親沒受過教育,無法重述生活的細節,也幾乎沒有情感上的體驗,所以他與自己母親應是很難溝通的。由不識字的外婆、母親養大,住在阿爾及爾的貧民窟,即使在貧民窟都還算是環境比較差的家庭,能完成大學教育是由於卡繆的老師發現了他對歷史事件的同理心,深知這小孩的獨特性,特別幫他向外婆求情,取得獎學金才得以完成學業。
據卡繆自己的文章所述,他七歲的時候聽到戰爭的故事就不自覺流了眼淚,被老師關注到,發現他是個感受力極高的孩子。
那句話的完整版是:「我確信人沒有錢不可能快樂。就是這樣。我不喜歡方便行事,也不喜歡多愁善感。我喜歡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呢,我發現某些菁英份子,他們有一種精神上的自命清高,以為金錢不是快樂所必要的。那樣很蠢,那不是真的,而且某種程度上,那樣是懦弱的。」
以我的生活經驗而言,的確是如此,沒有商量的餘地。
卡繆提到,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阻礙了人們尋找快樂,阻礙了人們去過他們真正想過的生活。但如果連八個小時的工作都沒有,那也不可能有錢可以買到快樂。
金錢和時間即為成就快樂的兩個因素,這兩個要素為反向的關係,人們需要勞動才能獲得財富而時間就會被壓縮⋯⋯書中有兩個角色,一是富有而殘疾的薩格勒斯,即使有了金錢能買到「所有的東西」卻沒有行動的自由,又該如何運用時間享有快樂?而另一個角色是身為普通職員的梅爾索殺死薩格勒斯奪取他的財富之後,就會得到快樂嗎?
《快樂的死》就是由梅爾索擁有財富後過上隨心所欲的生活來探討:追求快樂的可能。他從此不用工作、得到了自己理想的情愛關係但依然不快樂。最終他才理解被他殺死的薩格勒斯在死前說的:「梅爾索呀,對於一個出身良好的人而言,快樂從來不是件複雜的事。只需要把一切的命運重拾在握,憑的不是放棄的意志,一如很多假偉人那樣,而要憑追求快樂的意志。」
以下就是我個人的閒談
對於大部分還需要工作的人而言「快樂」大概就是尋找自己喜歡的職業(生活方式)?或是有理想的感情關係?這不是很難想出的結論卻一直是在當今社會結構下很難達成的目標。
我就很羨慕古代的貴族都不用工作,只要發展自己的興趣就好。曾經有個紀錄片叫做《Born Rich》(有兩小時,可以點連結看)其中就在討論美國頂級富豪們的真實生活,他們這麼有錢還能追求什麼人生意義?該紀錄片是由嬌生公司的創辦人的孫子Jamie Johnson拍攝的,他本人擁有的財富也使他不需要工作,他的爸爸和叔叔這輩子就沒工作過,不過他是記者也有寫專欄(帶讀者認識富豪的世界)。基本上,紀錄片中這些人都是出生即繼承花不完的財富,但他們的生活也不可能只有快樂。
我猜測,卡繆寫這本書時就是當作他的哲學習作。他那時才剛畢業,一直以來的生活經驗和正擔任記者的生活情境,或許還無法摸透生命的意義?雖然這是他一直在討論的話題但我們也不要太神話一個二十四歲的青年。想像他在阿爾及利亞的生活不會遇到繼承大量遺產而不用工作的人,應該無法只以哲學家的角度去論證生命,那時去殖民地的歐洲人基本上都是工人階級的後代,他極有可能是無法理解資產階級的生活,看了上面紀錄片我也才理解⋯⋯
思考的方向應該是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的金錢買到想要的東西,就需要花時間以勞務取得自己的夢想⋯例如卡繆曾提到他外婆和媽媽都是沒有休假的勞動階級,低薪的工作品質下,似乎是賣了時間做不喜歡的事,也很難得到讓自己滿足的報酬。
想到有次看到在酒吧當服務生的義大利人朋友的房間照片,牆上釘著大櫃子。原先以為是很多唱片但他說那些都是書。他說當服務生的工作時數很短,而其他時間他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像是閱讀或是玩樂團。賺的錢不多但他是快樂的也不追求一個穩定的關係,自覺是幸福的。
不過,這同時又牽扯到歐洲人的社會福利,我們確實很難維持自己的理想生活又能不去煩惱最實際的問題:每月該繳的帳單!
卡繆指追求快樂「金錢是達到快樂的手段,不是最後的目的」。
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會有強調無物慾的讀書人或哲學家(或是卡繆說的「菁英份子」),他們主張追求學問到某種境界或是一輩子尋找真理的答案,這樣就算很窮也不會貧乏。但卡繆大膽地說出沒有錢就無法追求快樂。
《快樂的死》的主角一心追求快樂,哪怕必須以犯罪做為代價。他認為只有孤獨才能赦免自己的罪,這也讓我想到另一本義大利經典文學《死了兩次的男人》,他首先是為了一點自私而選擇隱藏身份,但最終糾纏他的也是自己的良知,
「怎麼活過,才會快樂的死?」是我看完這本書後最直接的感受。當時看的時候還不經世事,已在社會一陣子後,卻變得無法真的咀嚼或分析小說內容含意。畢竟卡繆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也只是個二十歲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