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岸有什麼?右岸有奢侈品牌、高級夜店還有銀行家⋯⋯有華爾街之狼的即視感?但那可能是挑最極端的部份說,行走時好像不會意識到「我現在在左岸或右岸」!
法國新浪潮電影《儀式》:文盲的偽裝與非文盲的坦然
儀式》中文盲女子為了隱藏自己不識字的真相,起初是因為羞愧,後來演變為不可收拾的血腥事件。我有個七十年前從鄉村到台北讀高中的非典型外婆,她不在意被人誤以為是文盲。
愛的永恆是詛咒,自從夏娃慫恿亞當吃了善惡果
我認知中,一直認為愛具備永恆的價值,是在靈魂之上的情感;婚姻是屬於肉體的,那是有期限的法律約定,期限可能是自然或非自然,多數人們會為了尊重此社會制度而連繫著婚姻,但並非所有婚姻皆建立於愛之上。
即興寫作|咖啡廳的創作者之流言
我一直在想著為什麼已經有四個月沒有見到他,咖啡廳的其他常客好像早已習慣他不坐在原來的位置上,我甚至感覺大家「不談論」中年男人的消失是一種默契,很奇怪沒人再度提起他,畢竟他每天都泡在咖啡廳裡。
即興寫作|咖啡師的焦慮
這是個人人想當寫作者的年代,原來咖啡師也想要創作。
即興寫作|咖啡廳的創作者
你可以說他是如此的藝術家,精神狀況永遠處在大病初癒之際,似乎總是驚喜於自己剛康復的身體,那是有多麽大的能力要消耗?他感覺自己沈睡了許久、浪費過多的時間,這下總要開始創作了。
《書頁中的永恆》:書寫的限制和口述的自由
在媒體工作時,特別羨慕那些能夠隨意說出自己想法的人,我的腦中總有很多概念但我的口語表達跟不上頭腦,每次我要進行一個提案就必須寫出逐字稿才不會脫稿演出。雖然書寫有其限制但我反而需要一定的範圍來自我約束。
巴黎人很優雅嗎?
我不是個巴黎通,一開始《在巴黎的那場誤會》系列是想寫我看到的巴黎和曾經以為的巴黎——多半是媒體上所看到的差距。海明威離開巴黎之後曾表示後悔自己在「還在巴黎的時候就寫巴黎」,很多事情是離開後才看清楚的,我的想法也大概是如此,那時還不理解自己的故鄉與生活真實面,很難寫出真正的觀察。
不投票和巴爾札克有什麼關係?
在兩世紀以前,社會中的本質已如此敗壞,讀者們在文學作品中讀到了黑暗的現實,並從中思考自己所處的社會是否更加進步,或者這些早已成為陋習?我也明白讀書人可能不願意投票的心態了。
給巴爾札克:你和你的《人間喜劇》
來自雨果的頌詞說到,「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你是第一等的一個,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你是最高的一個。」,「從今以後,他和祖國的星星在一起,熠耀在我們上空的雲層之上」